很多小伙伴們去過太廟,這片恢宏的建筑群建于公元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是明、清兩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郭沫若同志曾作詩說:“昔為帝王廟,今作文化宮”,解放后,經過北京市總工會的改建,太廟已經成為工人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很多新婚夫婦都會選擇這里作為婚紗照的取景地。
11月2日,“勞動光榮·向時代致敬——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首都職工藝術作品展”在太廟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本次展覽可謂是“眾星云集”——這些在各個崗位做出杰出貢獻的首都職工優秀代表是真正的崗位模范和“勞動明星”。為了展示好“明星”們的風采,佳奇諾展覽施工團隊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多項艱巨的“勞動”任務。
要說任務有多艱巨,小編可要好好替團隊所有成員總結一下:
1、時間緊迫:10月25日開始采購材料,25日下午-28日4天物料制作,29號凌晨1點物料入場搭建,搭建時間只有3天。
2、量大工細:卡車、金杯車各4輛,卸貨時間4小時;木質背景板展墻800平米,使用工藝噴涂為與建筑統一的朱紅色,使用4.0方鋼焊接桁架等。
3、環境特殊:數百年歷史的建筑本身就是文物,所有工序流程如對建筑有任何磕碰損壞將作為過失損毀文物罪處理。物料加工組裝均須在工廠完成,并運送展廳內;木質背板包地毯做地面保護,室外開幕式背板夜間為防止大風吹倒,做了前后支撐。
4、特定需求:開幕式背板畫面用黑白布噴繪,無異味,不透光,鑲嵌了特意定制的2米長,1.5米高的大卷軸,紅色灑金宣紙裝裱,勞模簽名之后,卷軸可以完好無損的卷起來并珍藏。
在團隊全體成員夜以繼日的不懈努力下,展覽順利開展。贏得了領導、策展方和觀眾們的一致好評,這次非同一般的“太廟之行”讓我們進一步提高了團隊的協作力和執行力,用自己的勞動實踐服務好“勞動明星”,我們感到由衷的光榮!